作者:大青蛙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90436/answer/185944437
要我这个食品工程出身的生化控去谈语义学,真是这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失败。之前我曾经讲过:本体混乱的概念无法证伪。今天再加两条:本体不存在于物理世界的概念无法证实,完全依赖人为定义而存在的概念无须证明。
关于原理可以看我之前讲的关于语义分析的回答和回答中的其他链接:为什么中医解释疾病的方法过程与西医大相径庭,但是最后为什么都可以治疗疾病呢? - 知乎
~~~~~~~~~~~~举例理解~~~~~~~~~~~~
举例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概念的本体。
1、先说我们平时使用的自然语言,虽精准度不高,但基本可用
《地道战》里有句台词很有名:
自然语言里,很多符号本身是有多个本体的。“高”这个符号在自然语言里,就有“水平好”和“身材高大“两种不同的意思。但是我们通过语境可以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的是哪个本体,就如这句台词里,正常人都能识别这是在说水平,而不是在说身材。语境(使用场景)对应语义是固定的、是可以被确定的,所以符号代表的本体也能够被理解和识别。这样一来这部分自然语言当然就是可用的语言。通过分析语言形式和其表意本质可以确定这一点。
2、再看中医语言
这里答主拿“气”来说说中医一些概念的本体是如何的不靠谱。
呈上一篇级别不高的所谓优秀硕士论文,方便反对者反驳。下面引用的一些说法来自于这篇硕士毕业论文:秦立新.气本体论对中医方法论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气本体论对中医方法论的影响_百度学术)
看看人家中医专业的人对气的分析
该文献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气”这个玩意,却无法分析出气的本体究竟是那些细节,但是它的贡献是确定气的本体的某些哲学上的属性和特征。
从截图的这部分总结可以看到两点:第一,“气”的本体并没有被完全确定下来。哲学可以形成概括性的内容,但不能以抽象和概括内容直接代替气具体。就像用“细菌”的概念是无法解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差异。气的具体本体不确定,和“神”这种概念一样,依然是无法证伪的。第二,分析的结果之一是:气的本体带有的很强的主观成分。为了保护中医,中医的研究者们到了关键问题上都会打马虎眼,譬如该文在遣词造句上模糊混淆,还有一些药物研究文献回避数据有效性和定量分析等等,力图删除逻辑上的关键要点自圆其说。但他们的论文要过关,就必须得有点干货,这是论文的常规玩法,因此文献中无论怎么隐藏都能找到痕迹。如:
……主体主观必然是所谓客观对象的终极判断者……
部分描述体现出了气本体的定义中,主观因素对客观的影响非常大。“终极”这种词是很扯蛋的,用这种词能够传递出文献作者想写表达“主客观脱节”,但又不敢明确写出来的意味。
……气本体具有认识上的主观依赖性,总是对象与主观的合和。
“主观依赖性”,既然已经依赖了,那也就无法排除其定义的本体可能含有违反客观的情况?文中并不止一处体现了:无法排除气本体的主观定义对气本体的客观性造成干扰的情况。
气本体论的主观价值肯定性……
强调“主观价值肯定性”,这里出现了三个词连用:“主观”、“价值”和“肯定”。主观后面跟着的两个词,“价值”是主观的,与事实相对;“肯定”依然还是主观的。这三个“主观”放一起组成的这个词,足够说明文献作者想表达却不敢直接点破,还生怕评审老师看不见自己如此用心的用意。难怪这样的毕业论文能进优秀论文库,这样识时务的作者在中医堆里的确算个人才。
另外答主还对这段文字做了词频分析。表述气是“主观”的描述出现了20次;而相对的,表述气兼顾“客观”的描述只出现了7次。表达气是“价值(判断)”的描述出现了4次;而相对的,表述气兼顾了“事实(判断)”的描述是0次。
因此从这位中医学子的优秀毕业论文可以看到: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医对“气”的定义,导致其本体中混杂了非客观内容。也正是这种带入的非客观性说明了即使是中医学子,也会承认气的部分本体实际上不存在于物理世界。这将导致其不可能被证实。
另外,根据“气”的概念依附于人为主观定义而存在的特点,表明它无需被证明:你定义它它就存在,你不定义它它就不存在。就如用的是欧式几何还是黎曼几何,直线拐不拐弯是定义,无须证明。因此也别跟我扯“证实”不是“证明”,无论是证实还是证明,我都已经说清楚了。
所以结论就是:中医中的“气”,不可证伪、不可证实、不需证明。
这篇文献也显示了气还有一些模糊的近似于本体的属性,但这些近似于本体的内容非常模糊,而且内容有很多项。
文献通过语义分析得到的这几项内容,有几条勉强可以作为“气”的本体使用,也有一些只是气的本体的属性描述。
可以作为本体使用的内容,抽象程度极高,这些模糊的描述依然表明气的本体的不确定性。就如文献中描述的:
气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生命的实质
文章的作者很聪明,用了“XX是XX”的陈述,句式看上去好像“气”真有本体了。但是实际上这个“生命的实质”是什么呢?用模糊的描述去解释概念,等于还是没说清楚,解释了也白解释。
而得到的其他关于本体属性方面的描述,就像喻体和本体的距离一般,看似隔层纸,实际上间隔十万八千里。
在模糊、抽象和概括程度极高的概念时,到了具体治疗关头,中医师要用什么内容去对应具体医案呢?天知道!一万个中医能有一万种应对,而且这一万种应对和我的第一个例子中“语境对应语义是固定的、是确定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医中“气”没有完全固定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原则,中医师如何使用,如何相互矛盾、自相矛盾都不能算错。那在医案场景中的各种气的真正本体究竟有多少个?本体如此混乱的概念,根本不可证伪!如此主观的概念,你无须证明。
五行的情况和气的情况有一些不同表现,但是本质和规律都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语言作为一种表达工具有其特定的规则,遵循固定的套路。通过语言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语言载体上承载体系的到底有没有争论的价值。世人很高兴地看到了随着学术的发展,在语言上出低级问题的学术和学问越来越少了,而在我朝医学领域内逐渐完成清理门户也只是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