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青蛙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48281/answer/239886580


我不清楚题主说的“适用”具体是指哪一部分。这样说吧,中医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错误,使用常规逻辑学的方法可以识别出中医的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问题分为好几个层次,之前我说的中医核心逻辑错误是指取象比类,它既包括了中医和玄学的部分归纳逻辑,还涉及了演绎逻辑。当然中医和玄学还有一些归纳逻辑问题是出现在其语义层面,通过设计定义捆绑概念来实现的,这部分就在取象比类之外了。

  • 中医逻辑(错误)的核心——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是玄学和中医的底层逻辑错误。其内容如下:

之前我曾经说过中医在语言和逻辑系统有两大核心缺陷,而逻辑中的主要问题是到处都使用了“取象比类”。注意,我说的“中医到处都用了取象比类”,意思是说取象比类的逻辑方法被视为中医的核心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思维里,几乎渗透到了中医的每一项结论中。修正取象比类的效果与废除中医等效

从图中可以看到取象比类有两个基本特征:
1、取象比类属于逻辑层面,它实际上反应的是逻辑的内容。
2、但取象比类不符合形式逻辑,它是道道地地的逻辑错误。

  • 中医逻辑与中医思维实践三段论

大部分人在研读玄学和中医经典时无法识别取象比类,可能是由于玄学和中医的很多内容通常把语言系统层面的问题和逻辑系统的错误混在一起了。这里简要分解一下中医的思维方法,权且算“三段论”好了。就以上图提到的“白色润肺”为例:

严格地说,图中的环节3也是环节2的一部分,比类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结果。由于玄学和中医有时候到了第二步就结束了,所以我在这里将它分了出来。

在这里可以明显看到三段论的环节隶属,和我们日常玩的科学和不科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先定义,再搞逻辑推导,最后通过实践得到结论。这个层面看似乎没有问题。但中医和玄学的问题出在这三个过程内部。

  • 中医系统定义和语义层逻辑设计

第一阶段语言系统的错误,包括无本体概念和本体混乱等内容,之前我唠叨的最多。中医也用定义将一些事物直接做捆绑,这种玩法并没有逻辑演绎。但这个环节的逻辑关联设定倒是可以和数学系统设定、其他语言系统的设定进行比较。虽然数学系统的设计中可能有直觉参与(参见数学三大哲学派系中的直觉派观点,相对于形式派和逻辑派),但数学系统的各类设计前提都倾向简单,大多只有三到五条简单的公理作为前提,以保证系统有一定的开放程度和实用的可能。

而语言系统中我们最熟悉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系统大部分时候都在还原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需要,逻辑关联一般都从实际生活里来的,可用性很强。即使有些逻辑关联出于语法,但在定义概念环节强行“拉郎配”也很有限。因此自然语言虽然一致性有限,但也没有封死概念间的逻辑关联,其开放程度不低,以至于整套系统可用度很高。

转头看看中医,大家不妨可以数一数下图的系统里有多少条是中医体系中的前提设置:



粗略一算,至少一半,还不包括直接沿用五行等前提设置的那部分。也许一些人还会说我给它少算了。可见中医和玄学则把“通过定义匹配概念”这事发挥到了极致,设计出了海量概念关联,成了封闭性极强,完全脱离现实的系统。而我们常用的系统都不会如中医定义体系这般设置极其繁琐的逻辑关联。

这种现象从逻辑角度来解释就是:解读高阶公式都要从低阶入手,解读多变量都要从单个变量入手!而中医把概念体系设计成了高阶高变量之时,还将逻辑关系限定在了整个体系内部,排斥了各种解读低阶问题和单变量逻辑关系的操作。(五行为多变量体系可见:孟凯韬.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学表达.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3).

一套过于封闭的逻辑体系,其适用范围非常狭窄,基本没有机会与我们的物质世界契合。因此只有系统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开放度,这套系统才更有可能被现实所用。这就是低阶公式和单变量问题成为多数基础研究起点的逻辑解释!基于这个简单的事实,目前即使是西化派伪中医也没有太多深究中医概念体系的逻辑设定,大多认为该设计源于古人自然观,它只是为了解释而去走主观设计的路子,逻辑关联脱离实际后显得极不靠谱而已。所以中医语言系统里概念网络的逻辑设计是无须过分解读的,你只需喷它即可。

  • 取象比类的逻辑延伸和取象方法

而第三阶段实践验证环节的问题,这块内容和物质世界接驳,可以被科学技术直接接管。因此大部分中医黑们总在讨论它,我这里就不再重复讨论它了。

剩下的第二阶段的逻辑问题,主要就是指取象比类的错误。

两个有一个相同点的事物,未必会有你想要的第二个相同点。取象比类这种漫无边际的逻辑把事物关联在一起就是天马行空。而且取象比类还有不止一种变体,五花八门的联想面足矣让玄学爱好者脑洞大开。

就是因为这种不靠谱的逻辑,让玄学和中医很难从理论出发,并得到可用的推论。因此他们认为,“比类”失败的关键在于“象”的变化太多了,不知道该怎么“取象”,继而得出了这门学问的难点在于“取象”上。所以你可以看到“藏象学”成了他们的一门学问。甚至包括六十四卦九宫等玄学和中医对术数的运用,都是作为“象”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数学在玄学和中医里仅仅只是用了数理逻辑的那部分,为它的核心逻辑服务。因此数学在中医里的地位位于逻辑之下,和我们科班所学的语文、数学、逻辑学三科平起平坐的定位完全不同。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我讲的逻辑并不是中医思维逻辑的全部。是的,玄学和中医的思维在这个三段论还有不少变化。我再举一个“以形补形”的案例,其变化的核心是围绕其逻辑思维“取象比类”展开的。

这类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医的一些思维逻辑过程都是以“取象比类”作为核心。而阴阳五行等系统定义等,则作为重要的背景基础,随中医的方便取用。由于取象比类这个逻辑错误本身的灵活度很高,已经天马行空了,因此不需要对取象比类做很大的调整;而玄学和中医里头的各种定义体系倒是过于封闭。因此如果中医们遇到理论上的困境,那么一般采取大幅补充定义(扩展理论体系),小幅延伸取象比类的结果,即可达到“解释一切”的效果。

至于玄学和中医里的取象的方法,包括直接调用定义,“观物取象”(归纳),类比,演绎,数术演算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取象方法都有,甚至还常用“联想”(逻辑误推)等非形式逻辑思维方法,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实际上中医人自己也很清楚中医的这套逻辑是错的。因此他们说这叫“中医思维”。他们避开了“中医有没有逻辑”这个问题,而用“思维”替代之。而这些非逻辑的关系确实属于“思维”领域。中医如此解释是不是很狡猾啊?

很多人看中医理论都明显觉得它有问题,但又一下子说不清楚。原因就是在于中医和玄学的错误都很基础,一般人都能感觉到。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错误混在一起,一下子容易看蒙。而且中医理论的关键错误层次极低,科学这种高级的东西无法完全解释它,我们只能降到语文和逻辑层面才能彻底解构和推倒中医理论。

题主说:逻辑不是万能的。这没错。中医有时也纯粹使用语言定义暴力搞定问题(我之前说的语义问题),不走三段论。所以看到中医们直接耍流氓就一步的也别奇怪啊。


之前谈到的中医语义问题相关回答:

大青蛙:为什么中医解释疾病的方法过程与西医大相径庭,但是最后为什么都可以治疗疾病呢?

大青蛙:如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解中医隐喻?

大青蛙:如何证伪或者证明中医的‘阴阳五行’与‘气’的概念?

底层哲学相关:

大青蛙:有哪些常人不知道的「常识」?


参考文献 :(呃,别问我中医研究文献发表的期刊为啥看起来很野鸡,期刊竟然都收录了)

1.窦鹏,黄玲,陈小梅.浅谈中医学的取象比类思维.四川中医.2013(3).

2.黄志杰.浅谈比类取象法在中医学的应用.湖北中医杂志.2008(8).

3.王利宏.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逻辑浅探.内蒙古中医药.2012.

4.高剑平,黄祖宾.数学哲学中的直觉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

5.杜小莺,黄恭梅.浅谈中医的“以形补形,以脏补脏”. 祝您健康·新医药.2012,03(1).

6.孟凯韬.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学表达.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3).


~~~~~~2017.10.6.更新~~~~~~~

之前说了太多语义问题,终于写了一回中医逻辑问题的答案,已经出现中医的支持者在喷我了。估计看到干货他们坐不住了。不过一来他们只喷我,却不找有力的理论和依据反驳,光搞人身攻击本来就没多少杀伤力。二来我虽然是中医黑,但我基本不谈科学,更没和中医粉谈过科学,竟然给我扣“民科”的帽子。这帽子和我挨得上?哈哈

庞小仙我已经懒得理他了,一个把科学挂在嘴边的伪中医,作为中医竟然连哪些是取象比类都不会识别。还好意思说取象比类现代中医不用了,白色润肺的结论现代中医已经不用了吗?满口胡说八道。之前因为这个我已经骂过他,无非骂他的内容没甚营养,我就不挂链接了。

另外感谢西化派伪中医对破解中医理论的贡献。我答案里的内容都不属于我个人的研究成果,而是西化派伪中医多年前破解中医理论所得,我在这里做的仅仅只是读懂他们的文献+搬运而已。

~~~~~~2017.10.9.更新~~~~~~~

追加了“以形补形”的案例和取象方法,为回答细分了章节并增加了章节标题。

~~~~~~2018.03.09.更新~~~~~~~

增补参考文献一篇。

~~~~~~2018.07.24.更新~~~~~~~

根据知友Eason Fu提到的问题,修改描述不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