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名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97245/answer/17800789


自问自答,我会慢慢完善这个答案

1. 稻草人诡辩

稻草人诡辩,是指给对方安上一个对方从未主张过的论点,并将之驳倒,并自以为胜利。

举例:A:民主比独裁好。
B:民主之后杀全家,好个屁!

本例中,A并未表示民主之后要杀全家,B批判一个A从未主张过的观点,自以为成功,就像树立一个稻草人并将之打倒。

许多人以为,反对中医就是“科学至上”,支持中医就是“反智”或“反科学”,都属稻草人诡辩。

2. 苛求完美

苛求完美,是通过指出对方主张的不完美,而得出结论,认定自己的主张和对方一样好、甚至更好。

举例:A:狗跑得比乌龟快
B:狗没有猎豹跑得快,所以我看乌龟和狗的速度也差不多

B试图通过指出狗的速度达不到一个完美的标准(猎豹),来论证狗和乌龟一样快。

@田吉顺全面否定中医对不对?为何有人全面否定中医?的答案中写道:
但事实上西医疗效也不确切,只是用一个统计数据来表示罢了,半斤对八两。

试图通过“西医疗效也不确切”(达不到100%这样一个完美标准),来说明中西医“半斤对八两”,完全忽略两者的对比而直接得出结论。

3. 曲解概率

直接看例子:

又是 @田吉顺为什么很多人对中药深恶痛绝?中药和西药的优劣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文中的言论:

有一个病人来到你面前,向你陈述了他的症状,你做出了诊断,然后告诉他,用了这个药,有99%的人是可以治愈的,1%的人不能治愈,甚至有严重副反应,那么这个病人该怎么办?他怎么知道他就不是那个1%?统计数据在一个病人身上毫无意义,发生了就是100%,没发生就是0%,你说一个人有99%死掉了,我想说这话的人99%是个弱智!当面对一个个体的时候,统计数据就显得非常苍白了。

我们所说的概率,是先验概率,即某事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先验概率可以指导行为。比如,假设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99%,那么,带伞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假如明天有99%有可能性要地震,那么逃难绝对是一件理智的选择。如果一种手机的3年无故障率为99%,而另一种手机的3年无故障率是50%,那么,不考虑任何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前者是理智的选择。

没有人是已经死掉了99%,但确实有人会有99%的死亡可能性,就像手机有99%的可能性出故障/不出故障一样。

而“发生了就是100%,没发生就是0%”,等同于“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发生就是没发生”,属于同义反复,实际上与概率无关,却被曲解为一种‘概率’。同义反复无法告诉我们任何事。如果有人告诉你,“明天下雨了就是下雨了,没下雨就是没下雨,地震了就是地震了,没地震就是没地震,手机坏了就是坏了,没坏就是没坏”。估且不论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个人的脑筋有点特殊状况,这些信息也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事,无法据此做决定

假设某一旅游胜地治安极差,过去去旅游的人有99%死于非命(这地方够危险的),我想,当你准备去此地旅游时,若是朋友劝你千万别去,你应该不会怒斥他“统计数据在一个游客身上毫无意义,发生了就是100%,没发生就是0%,你说我有99%有危险,一定是个弱智”吧?

4. 吹牛大王与小淘气

吹牛大王特别爱吹牛,号称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拳打爱因斯坦脚踢苏格拉底,铁人三项世界第一,外加每星期换一个女友,内裤从来不需要自己洗。小淘气则淘气顽皮,今天打破了李阿姨的窗户明天又拔了张叔叔的胡子,只有成绩不错,今年刚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问:吹牛大王和小淘气哪一个成绩更好?有些同学的答案是,吹牛大王成绩更好,因为吹牛大王把自己描述得很牛逼。

这种逻辑的本质是比较A的理想与B的现实,从而得出A比B好的结论。

举例:甲: 凤姐比林志玲丑多啦
乙:不对,凤姐立志成为世界第一美女,所以她比林志玲要美。

在政治领域,这种逻辑非常常见。比如,有官员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真正代表了人民(理想),所以要优于西方代表利益集团的议会(现实)。

对中医非常常见的一种赞扬是个性化治疗,就像 @田帅现代中医和传统中医有什么区别?一文答案中所说

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体质,症状,做出不同的诊断,从而对症下药,很多人看起来病是一样的,可是通过诊断得到的诊治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一种病在不同的时期用的药方,治法也不一样。

这段话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把一个现实和一个理想混在了一起。它混淆了 个性化个性最优化。‘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体质,症状,做出不同的诊断’是‘个性化’,没错,中医可以做到(当然西医也能做到)。但个性化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个性最优化,即‘对症下药’,让每一个个体都得到最优化的治疗。中医看起来是个性化的,但是否做到了个性最优化,很抱歉,我不知道,也不确定是否真的有人知道。这只是一种理想

由于人们太快的把中医的个性化表现,看成了个性最优化的证明,于是,吹牛大王战胜小淘气,中医优于西医的结论就不足为奇了。

5. 诉诸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在知乎大行其道,颇受欢迎,基本上战无不胜,因为它采用了一种近乎无赖的语言花招。主要形式为:

不能用一种体系评价另一种体系的产物,因为没有统一标准。

这种逻辑的实质是以不能比较为借口,拒绝比较。从逻辑上看它是自毁命题(自相矛盾),因为按这种逻辑,在认为“可以用一种体系评价另一种体系的产物”的体系中,这一命题不再成立。

不过,相比逻辑上的诡辩,我更想强调的是,在性命攸关的场合,无论何种理由都不能阻止我们做比较。

每个人都会生病,因此,每个人都会成为医学的消费者。消费者一定会比较iPhone和Android有何不同,不论它们是否出自不同的设计哲学。消费者一定会比较哪家面包店的面包更好吃,哪怕一家店是以苏格拉底哲学指导面包制作,而另一家是以道家思想指导面包制作。在选择手机、选择面包的时候,我们都会比较优劣,更遑论性命攸关的医学。因此,不管现在有没有标准,未来都一定要有。


6. 专家资格谬误

有人认为,必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才能进行该领域的评论。这种看法的谬误在于,混淆了理论/实践/产品三者的区别。

举例:A: 这鸡蛋一点都不好吃。
B: 你又不是鸡,没下过蛋,有什么资格评价蛋好不好吃?

A对鸡蛋(产品)进行了评价,而B却认为A必须了解生蛋的过程(实践)才能够评价。这种理论完全把产品生产的逻辑倒了过了——首先,消费者会制定评价某产品好坏的标准,然后,生产者会创造理论/实践来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鸡蛋厂商会努力改良鸡蛋品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手机厂商也会努力制造更酷的手机,满足手机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标准最重要,生产者的理论/实践必须试图创造出符合消费者标准的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生存。恰恰是消费者,拥有评价产品的权利,而不是专家。